孩子暑期有“趣”处 邱隘5000随迁子女被稳稳托住

作者:时尚 来源:探索 浏览: 【】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5:34:02 评论数:

孩子们参观甬剧博物馆。趣(王博 石海彤 摄)

“老师,孩暑AI说我以后能当‘纳米机器人医生’,期有迁女钻进病人的处邱血管里修复细胞,比现在的隘随手术快一百倍!”

“我要做‘星际生态工程师’,被稳以后在火星种的稳托菜,比在地球种的趣还有营养!”

……

7月29日上午,孩暑虽然受台风影响,期有迁女室外风雨交加,处邱但在鄞州区邱隘镇暑期假日学校,隘随依然安稳如初,被稳一堂AI课为随迁子女带来了一场关于梦想与未来的稳托沉浸式体验。

在这个特殊的趣课堂上,AI将“医生”“工程师”等职业与纳米技术、星际开发、智能预警等未来场景绑定,让孩子们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:未来的梦想,可以这样“酷”。

据了解,邱隘镇常住人口11万,流动人口占比57%。这里有数量众多的随迁子女,仅登记在册的就有5000名。

这些孩子常年面临暑期“双重难”: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看孩子,孩子既缺乏妥善监护,又难以融入本地生活。

如何为这些孩子拂去暑期的迷茫?邱隘镇整合下辖14个村和12个社区的资源,把藏在街坊里的能人挖掘出来,聚成“达人库”,让固定课表变成移动课堂,将普通看护化作上门服务。

镇北社区是该镇外来人口的聚集地。12名相对清闲的退休老人主动与随迁子女家庭结对。父母上班时,老人们帮忙接送、看护孩子;闲下来时就带着孩子们学做饭、做手工,传授生活自理的“小本领”。

东雅村的巷子里总飘荡着南腔北调的笑语声。退休教师李英的“面团课”格外受欢迎,二十几个随迁子女跟着她揉面团、捏造型。蒸笼冒出热气时,孩子们的心里暖融融的。

这背后,是邱隘镇“达人库+需求池”的精准匹配。今年5月,该镇组织网格员通过电话或上门走访,细致调查随迁子女的需求情况,他们登记了300余条需求信息。

与此同时,各村(社区)针对需求清单广发“英雄帖”,发动各类达人报名应征,让他们带着技能走进课堂,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能量。

家住郡柳社区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靖默涵主动开课,以笔墨为桥梁,让随迁子女在“横竖撇捺”间触摸传统文化;来自上湖社区的外籍居民张宝玲与丈夫汤姆携手开讲,以双语为媒,让孩子们在中外交流中拓宽视野;明湖社区的“老宁波”宋凤英老人教孩子们用宁波话朗诵《十二月子》……

如今,“达人库”已汇聚上百号人。达人们既是传授技能的老师,又是贴心照护的保育员。他们对照随迁子女的需求清单安排课程,把书法、手工、看护等服务精准送到家门口,把温暖稳稳地送进每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坎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与邱隘镇相邻的福明街道也投身这场温暖的传递。今年暑假,两地共办甬剧研学活动——位于福明街道的甬剧博物馆迎接邱隘的随迁子女,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,为暑期添彩。

前几天台风影响宁波,但不少随迁子女的父母仍要忙于工作,又因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看,心里非常担忧,邱隘镇各村(社区)便主动接过带娃的重任,不仅让培训照常进行,还延长了看护的时间。一些村(社区)还贴心准备了点心和午餐,让随迁子女在台风天里也能吃得暖心、学得安心。

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 记者 王博 通讯员 石海彤

编辑: 陈晓怡纠错:[email protected]

中国宁波网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  • 忍痛、破纪录、夺冠!宁波小将严子怡再破世界U20纪录

    忍痛、破纪录、夺冠!宁波小将严子怡再破世界U20纪录

  • 烈日炎炎下的“竖蜻蜓”

    烈日炎炎下的“竖蜻蜓”

  • 东钱湖藏着夏日惬意的清凉

    东钱湖藏着夏日惬意的清凉

  • 我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画面披露

    我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画面披露

  • 台风“竹节草”下的宁波:责任与温情同在

    台风“竹节草”下的宁波:责任与温情同在

  • 事关育儿补贴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

    事关育儿补贴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

  • 千年它山堰再现“江水漫堰”景象

    千年它山堰再现“江水漫堰”景象

中国宁波网首页 新闻中心首页

甬派客户端

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

扫码下载

本地看点
  •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
  • 汤飞帆:用实干实绩交出"十四五"收官高分答卷
  • 宁波3名青年宣讲员获评全省"金牌乡村Talk"
  • 第二批幸福河湖水旅融合景点公布
  •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养老领域就业“新赛道”
  • “新农人”李君:这片土地教会我“咬紧牙关”
明州论坛/甬城晨笔
  • 桃花依旧笑春风
  • 用行动诠释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
  • 有感于游本昌的“还不够”
  • “日托班”养老模式值得借鉴
  • 城市精神的又一次集中绽放
  • “篮球+”为赛事经济添动能
  • 会“整活”整火了体育赛
  • 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
  • 分工

    分工

  • 可循环快递包装

    可循环快递包装

茶座/文摘
  • 哲 明:健身带来“十个不”
  • 梅会林:守好那口“井”
  • 徐健:讲究和将就
  • 沈建国: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
  • 孙学工:预期管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
  • 董煜: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
  • 郭为禄:作风顽疾的深层病灶
  • 蔡昉:主动引导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方向

中国宁波网(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)版权所有(C)

Copyright(C) 2001-2025 cnnb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74-81850000 举报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看天下 看宁波

孩子暑期有“趣”处 邱隘5000随迁子女被稳稳托住

稿源: 中国宁波网-宁波日报 2025-08-04 06:58:15

孩子们参观甬剧博物馆。(王博 石海彤 摄)

“老师,AI说我以后能当‘纳米机器人医生’,钻进病人的血管里修复细胞,比现在的手术快一百倍!”

“我要做‘星际生态工程师’,以后在火星种的菜,比在地球种的还有营养!”

……

7月29日上午,虽然受台风影响,室外风雨交加,但在鄞州区邱隘镇暑期假日学校,依然安稳如初,一堂AI课为随迁子女带来了一场关于梦想与未来的沉浸式体验。

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,AI将“医生”“工程师”等职业与纳米技术、星际开发、智能预警等未来场景绑定,让孩子们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:未来的梦想,可以这样“酷”。

据了解,邱隘镇常住人口11万,流动人口占比57%。这里有数量众多的随迁子女,仅登记在册的就有5000名。

这些孩子常年面临暑期“双重难”: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看孩子,孩子既缺乏妥善监护,又难以融入本地生活。

如何为这些孩子拂去暑期的迷茫?邱隘镇整合下辖14个村和12个社区的资源,把藏在街坊里的能人挖掘出来,聚成“达人库”,让固定课表变成移动课堂,将普通看护化作上门服务。

镇北社区是该镇外来人口的聚集地。12名相对清闲的退休老人主动与随迁子女家庭结对。父母上班时,老人们帮忙接送、看护孩子;闲下来时就带着孩子们学做饭、做手工,传授生活自理的“小本领”。

东雅村的巷子里总飘荡着南腔北调的笑语声。退休教师李英的“面团课”格外受欢迎,二十几个随迁子女跟着她揉面团、捏造型。蒸笼冒出热气时,孩子们的心里暖融融的。

这背后,是邱隘镇“达人库+需求池”的精准匹配。今年5月,该镇组织网格员通过电话或上门走访,细致调查随迁子女的需求情况,他们登记了300余条需求信息。

与此同时,各村(社区)针对需求清单广发“英雄帖”,发动各类达人报名应征,让他们带着技能走进课堂,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能量。

家住郡柳社区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靖默涵主动开课,以笔墨为桥梁,让随迁子女在“横竖撇捺”间触摸传统文化;来自上湖社区的外籍居民张宝玲与丈夫汤姆携手开讲,以双语为媒,让孩子们在中外交流中拓宽视野;明湖社区的“老宁波”宋凤英老人教孩子们用宁波话朗诵《十二月子》……

如今,“达人库”已汇聚上百号人。达人们既是传授技能的老师,又是贴心照护的保育员。他们对照随迁子女的需求清单安排课程,把书法、手工、看护等服务精准送到家门口,把温暖稳稳地送进每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坎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与邱隘镇相邻的福明街道也投身这场温暖的传递。今年暑假,两地共办甬剧研学活动——位于福明街道的甬剧博物馆迎接邱隘的随迁子女,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,为暑期添彩。

前几天台风影响宁波,但不少随迁子女的父母仍要忙于工作,又因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看,心里非常担忧,邱隘镇各村(社区)便主动接过带娃的重任,不仅让培训照常进行,还延长了看护的时间。一些村(社区)还贴心准备了点心和午餐,让随迁子女在台风天里也能吃得暖心、学得安心。

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 记者 王博 通讯员 石海彤

编辑: 陈晓怡

纠错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