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采摘工人将采摘好的宁波阳光玫瑰葡萄送往打包间。
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结生 通讯员 方舟 方辰杰
今天(12日),地产当记者走进江北区都市农业园区时,阳光元左右海珍家庭农场内馥郁的玫瑰葡萄甜香瞬间扑面而来。只见,葡萄翠绿的斤批藤蔓间,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宁波阳光玫瑰葡萄如珠玉垂悬,饱满的地产果粒在晨光中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。

工人们正在套袋打包阳光玫瑰葡萄。阳光元左右
清晨5点,玫瑰农场已是葡萄一派繁忙景象。近30名身着统一工装的斤批采摘工人,正以娴熟的宁波动作在藤蔓间穿梭。“咔嚓、地产咔嚓”的阳光元左右剪枝声此起彼伏,奏响着夏日的丰收乐章。来自安徽宿州的高美丽手法娴熟,左手轻拨藤叶,右手银剪翻飞,一串串完美的葡萄便应声而落。

采摘工人正采摘阳光玫瑰葡萄。
“这活干得舒心!”55岁的山东农妇李小玲边忙活边介绍。五年来,她每年准时往返于家乡与农场——春季修枝疏花,夏季采摘包装。农场提供的食宿条件和每月五六千元的收入,让这位资深农人倍感踏实。

工人们正在打包阳光玫瑰葡萄。
在包装间,33名来自云南的包装工人们正麻利地将葡萄修整、包装。53岁的谷云丽是这里的“元老”,六年间不仅自己扎根于此,更带动了20多位同乡加入。“工作环境一年比一年好!”她指着点歌机说,“现在干活还能听着音乐,晚上还能唱‘卡拉OK’呢!”

采摘工人正在采摘阳光玫瑰葡萄。
农场主陈海珍在冷链车前仔细核对着发货单。“发车啦!”随着一声吆喝,满载葡萄的冷链车缓缓驶出农场。这些“阳光玫瑰”24小时内就能出现在北京、广州等地的精品超市里。陈海珍告诉记者:“目前阳光玫瑰葡萄的批发价在每斤10元左右,比几年前便宜不少。”

阳光玫瑰葡萄。
记者了解到,在江北区,像陈海珍这样的种植大户有40多户,他们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带动周边十几家小户标准化种植及销售。目前江北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500亩,年产值1.5亿元,带动就业3000余人,农户年均增收超5万元。一颗小葡萄,真正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“黄金果”。
编辑: 陈捷纠错:[email protected]

中国宁波网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宁波地产阳光玫瑰葡萄来啦!每斤批发价在10元左右
人气高涨!宁波图书馆暑期受热捧 工作日读者增超13%
东钱湖仲夏夜“放大招”
隧道内轿车自燃 民警冲进浓烟嘶吼救援
各行各业齐上阵 宁波球队整装待发
全网点赞!58岁“玉米阿姨”跳海救人 后续来了
这样午睡才不会越睡越累

甬派客户端
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
扫码下载
本地看点- 宁波市民踊跃建言“十五五”蓝图
- 宁波“数智密码” 如何破解工业转型难题?
- 宁波口岸开放"双响炮" 这些泊位通过省级验收
- @宁波本届高考生 录取通知书已在路上
- 机票便宜了?宁波机场500元以下机票不少
宁波图书馆暑期受热捧 工作日读者增超13%
- 文化特派员:润物无声惠民生
- 让制造业绿色发展底色更鲜亮
- 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
- “不怕问”的理论课才更有味
- “点识成金”的“金手指”
- 将老房子改造为“好房子”
- 打造“甜蜜经济”新场景
- 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“珠联璧合”
分工
可循环快递包装
- 哲 明:健身带来“十个不”
- 梅会林:守好那口“井”
- 徐健:讲究和将就
- 沈建国: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
- 胡颖廉:凝聚合力持续改善消费环境
- 廉思:“00后”价值观的主要特点
- 赵檀:基层“数据形式主义”的治理
- 王凯:分类施策持续推进城市更新
中国宁波网(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)版权所有(C)
Copyright(C) 2001-2025 cnnb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74-81850000 举报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看天下 看宁波宁波地产阳光玫瑰葡萄来啦!每斤批发价在10元左右
稿源: 中国宁波网 2025-07-12 19:32:00

采摘工人将采摘好的阳光玫瑰葡萄送往打包间。
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结生 通讯员 方舟 方辰杰
今天(12日),当记者走进江北区都市农业园区时,海珍家庭农场内馥郁的葡萄甜香瞬间扑面而来。只见,翠绿的藤蔓间,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如珠玉垂悬,饱满的果粒在晨光中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。

工人们正在套袋打包阳光玫瑰葡萄。
清晨5点,农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。近30名身着统一工装的采摘工人,正以娴熟的动作在藤蔓间穿梭。“咔嚓、咔嚓”的剪枝声此起彼伏,奏响着夏日的丰收乐章。来自安徽宿州的高美丽手法娴熟,左手轻拨藤叶,右手银剪翻飞,一串串完美的葡萄便应声而落。

采摘工人正采摘阳光玫瑰葡萄。
“这活干得舒心!”55岁的山东农妇李小玲边忙活边介绍。五年来,她每年准时往返于家乡与农场——春季修枝疏花,夏季采摘包装。农场提供的食宿条件和每月五六千元的收入,让这位资深农人倍感踏实。

工人们正在打包阳光玫瑰葡萄。
在包装间,33名来自云南的包装工人们正麻利地将葡萄修整、包装。53岁的谷云丽是这里的“元老”,六年间不仅自己扎根于此,更带动了20多位同乡加入。“工作环境一年比一年好!”她指着点歌机说,“现在干活还能听着音乐,晚上还能唱‘卡拉OK’呢!”

采摘工人正在采摘阳光玫瑰葡萄。
农场主陈海珍在冷链车前仔细核对着发货单。“发车啦!”随着一声吆喝,满载葡萄的冷链车缓缓驶出农场。这些“阳光玫瑰”24小时内就能出现在北京、广州等地的精品超市里。陈海珍告诉记者:“目前阳光玫瑰葡萄的批发价在每斤10元左右,比几年前便宜不少。”

阳光玫瑰葡萄。
记者了解到,在江北区,像陈海珍这样的种植大户有40多户,他们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带动周边十几家小户标准化种植及销售。目前江北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500亩,年产值1.5亿元,带动就业3000余人,农户年均增收超5万元。一颗小葡萄,真正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“黄金果”。
编辑: 陈捷